2021年学校党政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全省教育大会精神,坚持和完善党对学校工作的全面领导,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入推进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将2021年作为学校“制度建设年”,持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提升学科发展和科学研究水平,增强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加快构建一流高水平应用型大学人才培养体系,振奋精神、爬坡迈坎、继续奋斗、勇往直前,努力推动学校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赢得“十四五”开门红,以优异的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和建校70周年。
一、加强党对学校工作的全面领导
1.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学深悟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以“两个维护”为最高政治原则,把党的领导贯穿办学治校全过程。进一步增强学校各级党组织政治功能,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和政治执行力。持续巩固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以务实的作风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扎实推进“我为师生办实事”实践活动走深走实,彻底落实巡视回头看反馈意见地整改。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根本,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深刻把握新阶段学校发展的新方位,全面完整准确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构建服务辽宁振兴发展、服务对接京津冀先导区的新发展格局。
2.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落实《2018-2022年辽宁工业大学干部教育培训规划》,加强“双带头人”队伍建设,通过多岗位历练加快年轻干部地选拔、培养和培训,着力改善干部队伍结构。把“提升精气神、强化执行力、全面抓落实”作为干部作风建设主基调,完善干部考核的正向激励体系,严格干部监督管理,形成科学规范、完备有效的考核和监督体系。
3.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全面贯彻落实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增强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教学科研、人才培养、管理服务的坚强堡垒。夯实党支部规范化建设成果,规范“三会一课”等组织生活制度,在基层党组织书记抓党建述职评议考核和党支部书记述职评议考核工作中,突出政治执行力。在庆祝建党100周年、建校70周年和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中,选树先进典型,弘扬斗争精神。
4.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旗帜鲜明坚持党管宣传、党管意识形态、党管媒体。围绕庆祝建党100周年、建校70周年和党史学习教育,落实落细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管控好意识形态阵地,及时做好舆情信息地分析研判和突发舆情地处理,及时回应师生关切,扩大学校的正面影响力和知名度。
5.全面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贯彻落实《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不断深化理想信念教育,落实“三全育人”要求,加强体育教育、美育教育和劳动教育。强化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的组织力,充分运用辽沈红色资源,不断提升网络思政工作能力和实效,形成思想政治工作强大合力,深入推进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同向同行,构建“大思政”工作新格局。
6.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坚决反对和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及“四风”问题新表现,强化监督执纪问责、推进纪检监察改革,持续深化“三转”,强化政治监督,做细对重点领域、重要部门地监督。实事求是运用“四种形态”,一体化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打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7.全面加强统战、群团和离退休工作。加强党外知识分子的思想引领,完善“大统战”工作格局。做好民族和宗教工作。加强对教职工的关心关注和人文关怀,广泛吸纳教职工的合理化意见和建议,维护教职工合法权益,增强发展凝聚力。加强共青团组织建设,以思想政治引领为核心,引导广大青年爱国、爱党、求真、力行,完善“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的育人体系,增强学生社会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做好离退休同志的服务与管理工作,共享学校发展成果。
二、完善治理体系、提高监督效能
8.完善现代大学治理体系。坚持党对学校工作的全面领导,坚持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全面推进依法治校。扩大二级学院办学自主权,充分发挥教学委员会、学术委员会、教授委员会在学科专业建设、学术评价和学风建设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充分发挥教职工代表大会在学校重大决策中的作用,保障全校师生参与学校管理和监督的权利。
9.提高监督效能。结合党史学习教育,不断完善学校制度制定、执行、评估的现代大学制度体系和评估体系,强化制度执行力,严格制度执行的监督与问责,使制度成为硬约束,以“制度建设年”为工作重点,提高监督效能,切实做到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
三、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10.持续做好本科教学审核评估整改工作。根据辽宁省教育厅审核评估整改要求,组织落实好《辽宁工业大学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整改方案》,保证整改目标如期完成。
11.加强专业内涵建设。制定《辽宁工业大学本科专业动态调整管理办法》,加快“新工科、新文科”专业组建,停撤不适应社会需求的专业。做好16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申报国家级一流专业的准备工作,全力建设国家级一流专业2-3个。做好10个左右专业申报省级一流本科专业的准备工作,力争省级一流本科专业总量达到24个。完善质量工程相关立项、资助和奖励政策,推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工作在全校范围内开展。
12.加强课程与教材建设。制定《辽宁工业大学一流本科课程体系建设实施办法》,提升课程内涵,加强课程体系建设。遴选25门校级课程思政示范课。做好52门省级一流课程申报国家一流课程的准备工作,全力建设国家级一流课程3-5门。培育25门左右校级一流课程,力争省级一流本科课程达到80门。成立校、院二级教材编写委员会,制定《辽宁工业大学“十四五”教材建设规划》,修订辽宁工业大学教材立项、出版、选用、评估管理办法,首批资助15部教材建设。
13.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落实《辽宁工业大学加快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的实施方案》,加快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进一步优化2019级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强化美育、劳育和体育评价。加快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创新,实施教考分离。深化实践教学改革,建立健全实践教学导师制度,每个省级一流专业至少建设1个校外实践教学基地、1个校内实验教学中心和1个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项目)。进一步完善学分制,建立健全弹性学制教学及管理制度。强化学习过程管理,完善形成性评价和结果性考核有机结合的学业考评制度,增加过程考核比重,做好毕业论文(设计)抽检工作,严把毕业出口关。
14.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总结创新创业教育经验,加强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建设。以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为核心,实施创新创业实践成果学分认定与转换制度,把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构建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课程模块并平台化。聚焦区域经济发展新产业、新业态,完善学业、职业、就业、创业的“四业”指导咨询服务机制。完善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和大学生创新团队建设、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政策。保持竞赛获奖数量和水平在全省高校的领先优势。
15.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坚持党对人才工作的领导,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人才观”,形成全员参与、人人有责的人才工作氛围,建设一流的“四有”师资队伍。完善各类人才引育政策和措施,引进省级以上称号人才1-3人,保证年度引进博士人才40人,培养人才10-20人。建立天津大学等优质师资培养基地。完成教师分级聘任工作。完善师德师风考核体系,严格落实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对照《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修订考核与职称评审有关文件。发挥教师发展中心功能,全面提升教师教学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和科研能力。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推进班主任工作制度化,修订和完善《辽宁工业大学辅导员年度绩效考核办法》,构建辅导员、班主任协同育人的工作新格局。
16.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贯彻全国及辽宁省研究生教育会议精神,落实《辽宁工业大学全面深化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的实施方案》,实施质量提升工程,形成专业硕士培养特色。修订研究生培养方案,优化教学管理和监控,严把学位论文质量关,提高硕士论文抽检优良率。加大宣传力度,建立稳定的生源基地,力争招生规模达到700人。加强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建设,每个一级学科硕士点至少建立1个联合培养基地,培育建设1-2个省级示范基地,培养规模达到10-20人。加强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增补研究生导师50名左右,聘任20-30名校外导师。推进研究生教育国际化。研究生教学校级教改立项40-50项。
17.加强学生管理。认真贯彻落实《辽宁省高等学校加强学风建设十条措施》,修订完善《辽宁工业大学关于进一步加强学风建设的实施意见》,加强优良学风建设,强化学生的素养养成。加快学生管理信息系统建设。落实《辽宁工业大学学困生帮扶工作实施方案》,分类建立学困生帮扶台账。
18.加强招生就业工作。进一步优化专业结构,合理编制招生计划。创新招生宣传的形式与载体,主动出击积极应对“报考院校”到“报考专业”的高考改革;加大二学位招生宣传力度,吸取更多生源。全力提升就业质量,加强毕业生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完善就业工作反馈机制。加强就业基地建设,每个省级一流专业至少建立1个就业基地。加快就业平台信息化建设,完善特殊群体毕业生就业帮扶机制。形成学科专业招生、就业、培训与学历进修一体化新格局。
19.深化对外交流与合作。加快教育部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申报工作,争取获批1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不断拓展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合作项目,积极申请国家“丝路奖学金”、“中非奖学金”、“中欧学分互换项目”等项目,服务国家战略。在巩固现有国际合作学校关系的基础上,拓展国际合作空间,新建1-2个国际合作院校项目。
20.开创继续教育新局面。进一步加强各地函授站、教学点的建设与管理,加强工作协调,优化教学资源,合理布局专业,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加强各级各类人才培训基地建设,加强与职业技术院校、各类培训机构的合作,开展各类职业技能鉴定等教育培训工作,提高服务终身学习型社会的能力。
四、提升科学研究水平,加快一流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建设
21.持续加强学科建设。深度分析上一轮学科评估结果,凝练学科优势,着力补齐学科短板,确保“控制科学与工程”省一流学科年度考核达优。坚持“以评促建”的方针,加强现有一级学科硕士点的内涵建设。依据“工程管理”专业学位水平评估结果,加快弥补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短板。
22.大幅提升科研能力和水平。以服务“数字辽宁,智造强省”为目标,进一步凝练研究方向。建设好互联网+化工安全、网络空间安全实验室,争取获批省部级重点实验室1-2个。激活现有7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和2个省专业技术创新中心等功能,培育校级科研团队5-8个。不断提高科研立项的数量和层次,争取国家级科研项目10项以上。组织全国性学术交流1-3场,提高学术水平与影响力。注重原始创新,鼓励交叉融合,提高论文发表质量。
深化校地合作,紧紧围绕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在日博体育日博体育、应急装备、乡村振兴、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等领域,发挥现有平台作用。构建实质性产学研联盟合作关系,在升级“老字号”、开发“原字号”、培育“新字号”的振兴发展中发挥主力军作用。完成国军标认证,加强军民融合。全年科研总经费达5000万元。
23.加强大学科技园建设。按照国家级大学科技园验收标准,整合校内外科技创新资源,培育孵化师生科技企业,打造产学研结合、成果转化、技术转移、高科技企业孵化、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支撑的综合性平台,争取获批国家级大学科技园。
五、全力构建服务保障体系,构筑良好育人环境
24.加快智慧校园建设。完善智慧校园网络基础设施,进行IPv6新一代校园网优化。统筹规划和落实“十四五”校园信息化建设方案,新建资产、审计管理系统,实现人事、科研、学工管理系统数据互联与共享。制定学校数据资产管理办法,加快推进业务流程信息化,让“数据多跑路,师生少跑腿”。
25.加强校园安全稳定和师生健康服务保障。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工作方针,不断健全和完善预警、应急机制。持续开展学校安全生产三年整治和实验室安全年工作。加强疫情常态化防控下的校园管理。继续充实和完善技防设施,进一步夯实学校治安防范基础,切实维护校园安全。
毫不放松做好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全面提升校园公共卫生管理和应对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完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和服务机制,推行校院两级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工作制度。在全校广泛开展群众性体育健身活动,提高全校师生的身体素质。
26.加强财务、审计和国有资产管理。科学编制2021年财务预算。加强内控管理,建立与二级学院管理相适应的财务独立自主运行机制。切实加强项目库建设,推进财务管理信息化。规范教育基金会管理,控制债务规模、防范化解内部风险。加强审计监督,推进审计工作信息化建设。健全国有资产管理的各项制度和产权清晰、责权明确、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确保学校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27.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和资源服务保障。结合70周年校庆,做好绿色校园生态规划、校史馆建设、校园文化建设,提升校园景观、建筑等物质载体的精神内涵,发挥环境育人作用。
进一步优化学校资源配置,加快学生公寓项目建设,做好学生生活保障、教师工作环境提升及校园基础设施维修等工作。加强图书馆馆藏资源建设,深化阅读推广活动。加强学报稿源组织,提高学报的影响力。加快设备管理的信息化,发挥大型仪器设备的效能。加强档案管理工作。落实保密工作责任制,强化保密教育和培训,提高学校保密工作水平。
28.精心组织70周年校庆工作。积极推进校庆各项筹备工作,弘扬“砺器悟道七十载,同心筑梦新时代”主旋律。以70周年校庆为契机,加强校友联络与走访工作,广泛吸纳社会资源,实现共享发展。
征途漫漫,惟有奋斗,站在新的历史交汇点上,全校各级组织和广大教职员工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不忘初心砺器报国,牢记使命悟道筑梦,敢于担当、勇于作为、乘风破浪、扬帆远航,为学校“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为圆满完成年度工作目标、建设具有辽工大特色的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实现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而努力奋斗!